《南京财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师生热议两会话题

   期次:第255期      查看:73   


  编者按:春暖花开日,一年两会时。今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此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非凡、倍受瞩目。我校师生积极关注全国两会,并对两会中的减税降费、教育与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倾听师生们的心声吧。
  财政与税务学院吴美华教授表示,个税改革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这确实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人们尤其是工薪阶层之所以关心个税改革,是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未来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全面过渡到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在费用扣除方面,将会综合考虑家庭负担,实现由目前以自然人个人为纳税单位向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转变。同时,应当允许住房、教育、医疗等支出从个人所得税计税收入中扣除等。通过这一系列税制的整体设计和配套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税负合理和公平。我国的财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多读书,莫负青春,多关注身边这火热的改革实践,以便积蓄能量投入到这一场伟大的改革洪流中去。
  经济学院王庚教授表示,自己一直关注着两会,对两会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改善教师待遇的想法非常赞同。长期以来,贫困地区教师、乡村教师、幼儿园教师等教师的工作的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待遇偏低。同时,由于教师行业普遍的低工资,导致很多学校招不到合格的教师,教师流失率高,稳定性也差,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两会中提出的“要把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心里面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总的来说,所有的竞争都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在竞争环境中会处于劣势;第二,大幅度增加教师工资,真正提高教师地位,吸引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从根源上提高教师素质;第三,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收入低、社会地位也低,要想吸引人才到乡村从教,必然要确保乡村教师的待遇能优于城市教师;第四,吸引和稳定人才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等学校长期从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可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降低流失率,保持稳定性。
  新闻学院辅导员蒋云芳表示,教育与就业是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就业难依旧是一个热点,其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不足,扎堆于“轻松”且“高大上”的职业,忽视市场的职类需求,没有抓住新兴行业的发展机遇。在能力与工作经验不足的基础上,大学生更应该去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脚踏实地,自信自强,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第二,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而随着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相信这个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三,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下,“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越来越成为国家教育方针的改革方向。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手段上积极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手段来改善大学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国家改革教育发展,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充满期待。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辅导员徐永宁表示,这次两会讨论内容很多,贴近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也让民众对未来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向往。针对我国近两年出现的假药事件,今年两会提出了“创新食品药品监督方式”的解决方案。监管体制是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载体,要真正释放体制改革红利,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央既定精神独立设置监管机构,秉承“最小折腾,最大完善”的原则,实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的有机结合,让老百姓买得起药,买放心药。在全国即将推行的“证照分离”制度,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则减,能合则合,使涉企证照大幅精简,降低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从而鼓励更多的人敢于创业,便于创业。
  公共管理学院梁誉老师表示,每年两会期间,社会保障总是人民群众和参会代表关注的热点议题。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并大篇幅提到了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为我国社会保(下转二、三版中缝)

南京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117次访问,全刊已有1825160次访问